春三月,此為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。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披發緩形,以使志生,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。
——《黃帝內經素問·四氣調神大論》
“春三月,此為發陳。天地俱生,萬物以榮!卑次逍袑W說,春應五臟之肝,屬水。
春季養生的方法:
1、 精神調養。
戒怒:春應肝。肝主疏泄,在志為怒,惡抑郁而喜調達。春天容易肝火旺,應制怒,以順肝調達疏泄之氣。應“生而勿殺,予而勿奪,賞而勿罰”。適應自然界勃勃生氣,以利春陽生發之機?傻巧教で,賞花嬉戲,陶冶性情。
2、 起居調養。
白天春天漸長,人應晚睡早起,以適應自然界生發之氣。中醫認為:人體的陽氣入于陰則寐,陽出于陰則醒。所以應“夜臥早起,廣步于庭,披發緩形,以使志生”,即少睡多醒,使人體的陽氣升發于外。
春天衣服不可驟減。春季乍暖還寒,應春捂秋凍,以免受寒,克伐人體的陽氣。衣著宜“下厚上薄”,以養陽之生氣。中醫認為:腳是人體的根,護住腳不受寒,就是護住了人體陽氣升發之根。
3、 飲食調養。
辛溫升散之品,以助陽氣升發。如:麥(甘)、棗(甘)、鼓(能升能散)、茼蒿、蔥、香菜等。
肝過旺,肝氣過剩,在飲食上有幾種調理方法,一是少食酸味食物,因為酸味應肝木,少食酸味以防助長肝氣;二是多食甘味食物,因為甘味應脾土,多食以防肝乘脾而致病;三是多食辛味食物,因為辛味應肺金,多食辛味以防肝木侮肺金。
4、防病保健
選用薄荷、荊芥等以順春升之氣。春夏養陽:“冬至一陽生”,春夏人體的陽氣隨自然界的陽氣開始升發,逐漸陽盛于外,應以調養陽氣為主,用藥以辛溫為主。
此信息僅供參考_不能作為診斷及醫療的依據
本站如有轉載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權問題_請速與我們聯系刪除。
|